高保真的话:这是 Eric Kim 以前写的一系列街头摄影构图文章(Street Photography Composition Lessons)中的第4篇(一共有14篇)。我发现自己以前好像从来没有写过构图这方面的文章,主要还是因为我本身对摄影构图的学习、理解还不够吧,所以我决定要翻译 Eric Kim 这个系列的文章,也算是填补一下这个部落格中有关构图知识的空缺吧。(笑)
原作:Eric Kim
本文中所有照片的版权都归相应的摄影师所有。
在这次的街头摄影构图课中,我打算介绍的是引导线构图法。
引导线是摄影中最基础的构图方法之一──我相信你以前应该有听说过,但我们在摄影中却很少能正确地运用到。举个例子吧,我们很容易能够在背景中找到将我们的视线从主体转移到其他地方的引导线,却很少能找到将我们的视线从背景引向主体的引导线。
每当我在看一张照片的时候,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照片中哪个是主体?
如果我不能很容易就找到照片的主体的话──我会觉得紧张、迷惑,从而下意识地疯狂地在画面中寻找真正的主体。
因此,你需要通过正确地利用引导线来给观看者「指点迷津」(发现主体)。在摄影中,引导线就像是路标指示牌一样,起着指明主体的作用。
我会通过举例来说明引导线在摄影构图中的重要性。
Josef Koudelka : CZECHOSLOVAKIA. 1963. Slovakia. Jarabina.
这是 Josef Koudelka 在他的 Gypsies 一书中非常著名的一张照片。你一眼就能看到站在画面中央的男人,双手戴着手铐,而背景中有很多旁观者。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我自己的理解)是画面中间的男人因为谋杀罪而被判刑──他正走在去绞刑的路上。
这张照片给人的感觉很强烈。照片中的男人的脸部表情流露出恐惧,被戴上手铐的双手下垂着,更是给人一种无力感。他看起来并不打算反抗命运的安排(命运将他推向死亡)。在背景中你能看到背后的人们在跟着看过来──观察着整个案件。你还能看到一些警察正在处理一些事情。
这张照片有一条细小的引导线,你发现了吗?
这是 Henri Cartier-Bresson 在法国马赛拍的一张经典的街头照片。这张照片的视角非常有趣。照片中的男人戴着一顶圆顶礼帽,穿着一件黑色的大斗篷,旁边带着一把雨伞,嘴边像是叼着一根香烟。他的脸朝着镜头的方向,但似乎却在看着其他东西。这张照片看起来像是 Henri Cartier-Bresson 刚好引起了这个男人的注意,然后他转过身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照片的背景是两排枯萎的大树──延伸至远方。这张照片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有点阴暗、神秘,还有一些凶兆的感觉。
至于构图这方面──你可以看到引导线完美地指向男人的头部(主体):
所以,如果 Henri Cartier-Bresson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蹲低了一点的话,男人的头就会上移很多。尽管这时的引导线仍然是指向男人的,但却不是刚好地指向他的头,因此这时引导线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强烈。
在拍照的时候,如果你想拍有类似这种引导线的照片,你就要意识到你需要一个刚好的角度和视角。如果视角不对的话,你可能需要踮高一点脚尖,或者正常地站着,或者是蹲下一点。因此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稍微弯一下膝盖都可能使视角产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好事,有时是坏事)。
Josef Koudelka /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Kendice. 1966. Gypsies.
引导线也能够运用在人们平时经常看的路标和方向指示牌。
这是 Constantine Manos 在 American Color 一书中的其中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中你能看到两个箭头,其中那个写着 “New York Style Pizza” 的箭头指向画面右侧的男人。有趣的是画面右侧的这个男人的眼睛正看向画面左侧──另一个男人正走在屋檐底下。画面中还有一个 “one way” 的箭头指向画面左侧。
现在你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画面左侧那个不容易看到的男人是因为 “one way” 的箭头正指向左边,还有右侧的男人(很清晰可见)正看向左边:
当你在背景看到一条非常好的引导线时,你可以让你的拍摄主体走到相应的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以让引导线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像 Koudelka 上面的这张照片一样)。
原文地址:http://erickimphotography.com/blog/2013/10/16/street-photography-composition-lesson-4-leading-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