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靠近
“If your photograph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 ” – Robert Capa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Robert Capa
很多街头摄影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通病是:他们靠的不够近。
在街头摄影中,我们有很多恐惧,有很多不靠近的借口。我们担心遭人讨厌,我们担心人们会对此感到不适,我们担心陌生人会报警(或者更糟糕,直接打我们)。
你要意识到这都只是你的想法。靠近陌生人并不会死掉。实际上,在摄影(还有生活)中,我的经验是──物理上的靠近会带来情绪上的亲近。
用长焦或者变焦镜头来靠“近”你的拍摄主体是不够的。如果用长焦镜头拍的话,你的照片会有一种压缩感,视觉上给人的感觉并不那么亲密。这感觉就像是一个窥淫狂在偷拍一样;而不是主动参与到画面中的参与者。
在街头摄影中,我一般建议多数摄影师用 35mm 镜头(等效35mm焦距)。Alex Webb、Constantine Manos、Anders Petersen 都是用这个焦距的。人眼的视野大概是40mm的视角,我认为用35mm镜头会让你在画面的边缘有更多灵活的控制空间。
当然,50mm 镜头也是不错的(Henri Cartier-Bresson 的一生基本上都是用这个焦距的),但在今天这个拥挤的世界里,我认为这个焦距有点太窄了。28mm 也是非常不错的(William Klein、Bruce Gilden 和 Garry Windgrand 用这个焦距),但你要意识到用这个焦距你要靠的相当近才能填充画面。
我的经验法则是,我用 35mm 镜头拍照的话距离拍摄主体至少2只手臂的距离(以内)。2只手臂的距离大概是1.2m(大概4英尺)。所以我把相机的预对焦距离设在1.2m,光圈设在f/8,ISO 1600,然后就这样出去寻找拍摄瞬间了。
任务
“0.7米大挑战”
要想真正地适应靠近你的拍摄主体,尝试这个由我的朋友 Satoki Nagata 提出的任务吧:在一整个月里,你只从0.7米的距离(大概一只手臂的长度)来拍你的拍摄主体。
在这个任务中,把你的相机设为手动对焦模式,然后用胶带把你相机上的对焦环粘住。通过给自己设定这样一个“创造性束缚”(Creative Constraint),你会逐渐学会如何更好地亲近你的拍摄主体并让他们在你如此近距离拍照的时候感觉更舒适。
从征询拍摄对象的同意开始吧,一旦你感觉自己更加有勇气了,就直接抓拍吧。
任务
基于你的感觉,再多拍25%的照片
在生活中,如果你有一次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你就应该要意识到你不会再次见到他们。所以,要想度过没有遗憾的一生,就把他们拍下来并且拍好吧。
对于这张照片(上图),当时我在纽约的一条街上看到这个非常有趣的女人并跟她说,“噢,我的天,您是我今天看到过的最漂亮的女人了。您介意我给您拍几张照片吗?” 她非常谦逊地说,“当然(不介意)!”
我当时是用 Ricoh GR 数码相机拍的,焦距 28mm,微距模式,P档,ISO 400,靠的非常近。因为要让她的脸塞满整个画面,我的相机跟她的距离大概是0.3米(大约1英尺)。我拍了很多照片,有些开了闪光灯,有些没有。我有时让她抬头看,有时让她低头看着我。
在第19张照片中,她开始大笑并说道,“你已经拍了这么多了,你太疯狂了!”然后她就开始大笑了。在那张照片中,我拍到了“决定性瞬间”。
在拍完那张照片后,我并不是100%肯定自己是否拍到一张有趣的照片,所以我继续拍,拍多了10张左右。
我的经验法则是,当我觉得自己已经拍到了足够好的照片的时候,我会多拍25%的照片(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事后会不会拍到一张更有趣的照片)。
拍完之后她告诉我她已经82岁了。这张照片之所以对我有意义是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有足够多有关死亡、破坏、悲伤的照片了。
这是我拍过的少有的有关“快乐”的照片──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多拍像这样的照片,向世界传递正能量与爱。